智能制造网手机版

手机访问更快捷

智能制造网APP

安卓版

智能制造网小程序

营销推广更便捷

您现在的位置:智能制造网>电气设备>资讯列表>比亚迪又获储能电池大订单!

比亚迪又获储能电池大订单!

2025年03月06日 13:35:46 人气: 23026 来源: OFweek锂电网
  据报道,3月3日,比亚迪储能与葡萄牙Greenvolt集团签署协议,将在波兰的Turosn Koscielna和Nowa Wies Elcka两个区域分别建设200MW/800MWh的储能项目,总计400MW/1.6GWh。
 
  报道称,这两个项目均已获得容量市场合同,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,并在2026年第一季度完工。
 
  “这份合同是我们迄今为止在欧洲签署的最大合同”Greenvolt集团首席执行官Jo?o Manso Neto说,“与比亚迪储能的协议加强了我们对开发和执行储能项目的承诺,这对最大限度地整合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。”
 
  市场认为,“此次合作不仅展示了比亚迪在全球储能市场的强大竞争力,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欧洲市场的地位。”
 
  储能电池大订单不断
 
  进入2025年,比亚迪在储能领域展现出一往无前的态势。
 
  2025年1月2日,比亚迪储能官宣,全国单体最大“风光火储氢一体化”项目配套储能电站——岱海储能电站成功并网。该项目配套192套比亚迪储能的MC-Cube T ESS储能系统,总容量为300MW/1200MWh。
 
  2025年1月24日,中国华能2025年度4GWh储能系统框采中标候选人公示,共有10家企业入围两个标段,比亚迪同时入围两个标段。
 
  2025年2月14日,比亚迪储能宣布,获沙特电力公司授予一系列电池储能系统(BESS)项目合同,总装机容量达 2.5GW/12.5GWh,分布于沙特全国多个地点。中标企业是比亚迪。
 
  12.5GWh是什么概念?12.5GWh=12500000KWh,也就是1250万度电。按一度电500元计,该订单价值62亿元。
 
  值的一提的是,比亚迪储能特别指出,“加上此前已交付的2.6GWh项目,目前双方合作总量已高达15.1GWh。”
 
  以下为不完全统计,2024年下半年至目前,比亚迪超1GWh的储能大订单:
 
af443a018898077d4c3a3f5aec660be.png
 
  或将重回全球TOP2
 
  2月份,InfoLink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数据,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314.7GWh,同比增长60%。
 
  其中,2023年时还在全球第二的比亚迪,被亿纬锂能所取代,滑落至全球第三。
 
  韩国研究机构SNE的数据则显示,2024年,宁德时代以110GWh的储能电池出货量,位居全球第一;亿纬锂能以40GWh的出货量,排名全球第二;比亚迪以27GWh的出货量,排名全球第三。
 
  而此前的2023年,比亚迪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2GWh,高于亿纬锂能的21GWh,排名全球第二。
 
  从22GWh提升至27GWh,比亚迪的储能电池出货量,同比其实是增长了22.73%。而亿纬锂能则以90.48%的同比增速,超越比亚迪。
 
  展望2025年,连续获得大订单的比亚迪,是否将重回全球前二,是一大看点。
 
  值得一提的是,比亚迪如今正积极参与各种国际展会。例如,在2月19日至21日的2025日本智慧能源周上,比亚迪储能携MC Cube-T ESS、MC Cube-T、MC-I、刀片电池等明星产品亮相,展示了领先技术和全生态解决方案。
 
  据了解,比亚迪重磅展示的MC Cube-T ESS魔方储能系统,采用比亚迪储能全球首创的CTS(电芯直接到系统)超级集成技术,Vcts(电芯与系统体积比)指标超33%,零部件数量减少36%,空间利用率提升98%,结构强度增加30%,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电能。
 
  而MC Cube-T ESS魔方储能系统模块化、灵活组合设计、“易布局、易运输、易安装、易增容、易维护”等多重优势,对土地资源稀缺、本地道路运输限制的地区来说极具吸引力。该储能系统适用于高寒、高海拔、沙戈、强风沙、高温高湿高盐雾等各类应用环境,具备良好的抗震性和稳定性,并适用于电站级储能、工商业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,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。
 
  比亚迪还有着资金充足的优势:3月4日,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,拟配售H股募资约435亿港元。比亚迪表示,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作集团研发投入、海外业务发展、补充营运资金以及一般企业用途。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:1271141964@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智能制造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,https://www.gkzhan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、技术文章、资料下载等内容,如涉及侵权、违规遭投诉的,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,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。
3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企业推荐

更多